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笔记

2022-07-05 08:09:23  阅读 3137 次 评论 1 条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是菲利帕·佩里,与一般的“亲子教养书”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把养育孩子当作令人生畏的杂事。育儿是一种关系,孩子是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归根结底,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仅会使他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而且也会使你自己变得更好。 它的阅读体验并不轻松,正如作者所说,任何父母都会为了孩子奉献自己,但美好的愿望也许不会带来理想的结果。父母的心愿就是让孩子幸福快乐,让他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在无心之中伤害了孩子。 这本书会剖析我们在亲子教养方面犯下的错误,尤其是那些我们从来不想犯的错,这些错误的深层心理根源,以及有了过错之后我们如何弥补,修复裂痕。 这本书将帮你: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了你的亲子教养方式。 看清亲子关系是如何变质的,以及如何让它恢复正常。 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结,学会用心倾听,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 打破恶性循环,及时补救与修复裂痕,避免把你以前吃过的苦复制到孩子身上。 学会处理自己与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和谐的关系中成长。 学习如何与婴儿、儿童、青少年和长大成人的孩子相处,让亲子关系变成孩子一生的力量之源。

7a899e510fb30f247e0bcc0f297a644aac4b0325.jpeg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制成长)。

我感兴趣的是如何与孩子相处,而不是如何操纵他们

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即使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你指引,你在气头上指引孩子也没有多大意义。这个时候不管你给出任何指引,孩子都只能感受到你的愤怒,而听不进去你想讲给他的道理。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必须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才能够释放内心的爱。

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时,表达对他们的爱,而不仅仅是在他们安静入睡时才展现出来。

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给予称赞,远比“干得好”“太棒了”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

在和谐的家庭中,家人争吵时,仍会尊重及欣赏彼此,并想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获得认可,也让自己的感受获得倾听和理解

处理意见分歧时,一次只解决一个议题,想想争论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别把怨气憋在心里,而是一次讲个明白。从那个问题带给你的感受开始讲起,而不是先攻击或责备对方。

一个人老是坚持自己是对的,那是对一段关系或一个家庭最大的耗损。与其想着谁对谁错,你更应该思考你们各自的感受。

和谐伴侣关系的关键,在于积极回应及表示兴趣。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也适用于所有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这一个: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你需要练习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是去压抑情绪或彻底爆发,而是承认你的感受,并想办法安抚自己或接受周围人的帮助。

躲藏起来是一种乐趣,但没人发现自己时却是一种灾难。”生活也是如此。成年及童年时期,我们可能都喜欢藏匿一些秘密,但如果没有人在我们想要展现真实自我的地方和时间点看到我们,那对我们来说就是灾难。

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我们都会犯错误,现在我还是会做错。但是,如果我们多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尽量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孩子会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并懂得怎么要求。

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你无法要求一个孩子爱他的兄弟姐妹,孩子很清楚自己的感受,他只是需要一个安全的容器来容纳那些感受。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发挥同理心,并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真正明白及了解为什么别人有那种感觉,最重要的是,你要跟他们一起去体会那种感受。

如果你不把孩子当“人”看待,而是把他们当成“事情”来处理,不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你会发现,孩子十几岁或成年后,你想跟他们交谈时,他们却不太想理你。

如果你即将迎接新生儿或已经为人父母,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眼光放长远。从一开始就把他们当成“人”看待,当成培养终生亲密关系的对象

相信怀孕、分娩、养育孩子是可以优化的,那就等于说我们是把一个“产品”带来这个世界,我们要把它打造得尽善尽美,而不是把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准备和他培养一辈子的关系。

对孩子抱持乐观心态,是一种必须养成的习惯。为了孩子好,我们需要相信他会成长、学习、掌握各种诀窍和技能。

你应该立即原谅自己。我们都想要理解周遭的世界,因为理解可以给我们一种掌控感。但理解世界时,不要让自己觉得你造成了无法修复的裂痕。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每次出现出乎意料的状况时,尽快让人生回归正轨。出了什么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决问题。

在亲子关系问题上,关系破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如何修复它。

婴儿的大脑不是自己发展的,而是与周遭环境和其他大脑互动下发展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人际关系,持续发展到我们死亡那天。

无论孩子(或成人)年纪多大,觉得自己受到认真对待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愈。如果认真对待你的人是你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责怪你,那确实是最温暖的鼓励。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

最快乐的家长是心态开放的,他们愿意从孩子身上学习,借由接纳孩子的观点来扩充自己的观点。孩子本人及观点获得尊重时,他也自然会学会尊重别人。

积极关注孩子绝对不会浪费心力。我们有时会误以为,劳师动众或倾尽所有才是对孩子好(例如带孩子去主题乐园,送很贵重的圣诞礼物,开生日派对)。这些事情可能很美好,但更重要的是日常互动。通过双方的反复磨合,日常互动的细节会让双方都尽可能感到满意,也帮孩子培养了幸福快乐的能力。

他人的关爱、称赞、关注,是你建立人际关系及获得力量的源泉。

我对育儿的定义是:我的照顾、尊重与关注,是对我女儿及亲子关系的一种投资

用一种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爱、被珍惜的方式去观察、倾听孩子,是对其稳定情绪的一种投资

感受接纳与安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所以在行为的背后,你会发现感受。一旦你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就可以把那种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可以协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以后他就不太需要以行为来传达感受了。

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也需要培养四种技能:1.抗挫折能力;2.灵活应变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孩子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表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把感受诉诸语言可以带来彻底的改变。这也适用在成年人身上。

幼儿还没有故意搞破坏的能力,他们只是在做自己,而不是故意捣乱。婴幼儿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的感受,他们还没学会观察自己的感受,还不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并提出要求,他们需要大人帮助才会知道。

你不见得每次都能洞悉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在孩子感到痛苦时,好好地对待他,而不是责骂他,有助于未来的亲子合作及培养亲子关系

你能做的,是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安慰他,而不是惩罚他,或责备他想要你不想提供或无法提供的东西。孩子看到你理解他,你能保持情绪稳定,不会因为他发脾气而斥责他,也不觉得他的感受太夸张,总能包容他的感受时,他也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感受。

孩子发脾气时,你不需要答应他做他想做的事,你该做的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孩子不会永远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所以你的第一个任务是记下你们在何处、何时、跟谁、为了什么事情而争吵,以发现触发点是什么。

当我们放弃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放弃争输赢时,就更容易看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更能思考我们如何向孩子示范怎么合作。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肯定他的重要性,肯定他是有人关爱及渴望的。

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倾听他的心声很重要。不要在陪伴孩子时,双方各自盯着不同的手机屏幕,或各自沉浸在不同的世界,只是共享一个空间。我们需要确保我们除了与孩子一起生活以外,心也彼此相连。

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生活关注但不加干涉,这对成年子女来说意义重大。

亲子关系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影响我们最深的关系。我们需要在孩子成年后持续尊重他,关爱他,来持续呵护亲子关系。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ishu.com/show/1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菲利帕·佩里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悟空
    悟空  @回复

    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