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

2020-02-09 15:52:01  阅读 7528 次 评论 2 条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a.jpg

第一章 引言

幸福并非易事:她既不能从自身求得,亦不可能从他处求得。

人生的智慧”指的是这样一门艺术,那就是如何尽可能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伏尔泰曾说过:"我们离开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仍然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样愚蠢和丑恶,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章 基本划分

众生,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要承认:人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幸运唯有自身的个性

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以及因此得到的宁静、愉悦的心性,活跃、清晰,能够正确而深入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平和、有节制的意欲以及由此带来的清清白白的良心——所有这一切都是地位、财富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对于我们的生活幸福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自身的个性,这是因为个性在所有场合都在起作用,它是恒常不变的。

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充分发挥我们已有的个性。所以,我们应按照符合自身个性的方向,力求使个性得到合适的发展,其他的则都应该避免。因此,我们在选择社会地位、工作和生活方式时,必须与我们自身的个性相匹配。

第三章 人是什么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

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东西越多,那么他对外部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他人对于他的意义也就越小。

第一类是由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带来的快乐:包括进食、消化、休息和睡眠。一些国家认同这类快乐,甚至是全民的娱乐方式。第二类是运用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包括走步、跳跃、击剑、骑马、跳舞、打猎和各类体育游戏;甚至包括战争和搏斗。第三类是发挥感觉能力带来的快乐:包括思考、观察、感觉、阅读、冥想、写作、学习、发明、演奏和思考哲学等。

普罗大众却总把希望寄托于身外之物上,希望财产、地位、妻儿、朋友、社会人群能够带给自己生活的快乐;在这些东西上面寄托了他一辈子的幸福。所以,一旦这些东西没有了,或者得到这些东西的希望破灭了的话,他的幸福也就随之消逝了。

只有内在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财富; 

一个人自己拥有的越多,他能够从别人身上发掘获得的东西就越少。

第四章 人的财产

财富就像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就越感到口渴。名声也适用于这个道理。当我们失去了财富或者安逸的生活时,最初的剧痛一旦挺了过来,我们通常的心境就和最初的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这是因为:我们的财富被命运削减时,我们的要求也就相应降低了。

我们应该把现在所拥有的财富看作能够抵御各种可能发生的灾祸的城墙,而不是用来挥霍、享乐的许可证,我们的义务并不是寻欢作乐。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某种禀赋——无论是什么禀赋——从最开始的籍籍无名一直到获得了巨大的财富,那么他就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的禀赋是不会改变的本金,而通过它获得的金钱只不过是本金产生的利息。所以,他并不会将赚来的钱拿出来一部分当作稳固的本金来积累,而是大手大脚地挥霍掉。

谁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这世界上最具威力的东西。 

第五章 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区别在于:骄傲是相信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价值,而虚荣则是让他人相信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价值;

民族自豪感是最廉价的骄傲。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显示出这样的事实:他缺少个人的、值得骄傲的素质

在任何国家都能在人们身上看到狭隘、卑劣和不正常,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性

地位所拥有的是世俗的,亦即虚假的价值;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得到他人虚伪的尊敬,这根本就是为普罗大众而演出的闹剧。

从客观方面来讲,名誉就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评价;从主观方面来讲,名誉就是我们对他人评价的忌惮

任何一个没有彻底堕落的人,都会有名誉感和耻辱感,都会珍惜前者。

确定得到了他人的良好评价最能增强人生活的勇气,因为他人的良好评价对他承诺:人们会团结起来保护和帮助他,这种力量要比他个人的力量强大得多,他能够凭借这种力量来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做斗争。 

谩骂别人的人就说明自己拿不出他谩骂的对象的真实的过失;不然的话,他肯定会事先说明这些情况,然后自信满满地让他的听众去下结论。

无论一个人是谁,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一旦他破坏了诚信,诚信就永远离开了他,他必然会自食其果。 

一个人越是卑劣、可笑,就越喜欢中伤他人。

任何粗鲁的行为都是从人的动物性产生的,因为做出粗鲁的行为就说明精神力量和道德争议的斗争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于是用身体力量的交锋作为代替。

一个人发出的言论和行为,只能使他自己的荣誉受损,而不会影响他人的荣誉。

希腊人和罗马人可以算作真正的英雄,但他们却毫不了解"骑士荣誉"。在他们看来,高贵的人是不会去决斗的,只有角斗士、被贩卖的奴隶和被判刑的罪犯才会去决斗——为了娱乐大众,他们轮番和野兽进行搏斗。

两个同样不惧怕任何事情的人在面对其他并不重要的事情时,其中更聪明的那个人会进行让步,同意保留相互之间的分歧。

人的本性就是在感受到敌意时用敌意加以回应,在受到他人的蔑视和憎恨时,内心感到难过和气氛。

那些指责我们的言论能造成多大程度的伤害,取决于这些言论在多大程度上命中目标。

如果一个人对每一句冒犯自己的话都急于压制,害怕被别人听到,那么这个人的自我评价一定不太高。所以,在面对毁谤和侮辱时,一个真正有自尊的人会泰然处之;就算做不到这样,他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和修养来压制怒气从而保全脸面。

在受到言语侮辱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就是优胜的一方

实际上,深刻理解力的存在本身就会使狭隘、愚蠢的人慌张不安,并且会导致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与肤浅、狭隘、愚蠢的人之间发生一场全凭运气的搏斗。

如果一个人不接受理智的话,就不得不接受棍棒。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荒谬的原则以及那些思想偏激、狭隘的为这一原则进行宣传、铺路的拥护者。

上流阶层的人应该卸下负担,不要听任他人的摆布,牺牲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去为别人的粗野、愚蠢或者恶毒买单。两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之间一言不合就会头脑发热,大打出手,付出鲜血、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这既让人恐惧,也让人羞耻。

每个人都有名誉,但名声只属于少数特别的人,因为只有做出行动成绩,或者创作出思想作品的人才能够获得名声。这就是两种获取名声的方法。需要一颗伟大的心才能建功立业,需要一颗卓越的头脑才能够著书立说。

每个人所能够理解与欣赏的只是符合自己本性的事物。一个愚笨的人只能理解愚笨的事物,一个庸俗的人只能欣赏庸俗的事物,一个头脑不清的人喜欢混乱模糊的事物,一个缺乏思想的人则喜欢胡言乱语。一个读者最能够欣赏的是与他本人气味相投的作品。

我们在给他人荣耀时,也贬低了自己。 

名声总是躲着追求它的人,而跟在对他不以为意的人身后。 

如果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只能由他在别人眼中表现出的形象来决定的话,这种生存就太过于悲惨了。

用幸福学的眼光来看,名声只是满足我们的骄傲和虚荣心的罕见而昂贵的东西,此外并非其他。

我们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和别人比较而抬高自己。

老年时代最好的安慰就是:我们把所有的青春都注入了自己的作品中,这些作品并不会跟我们一起衰老。 

出国旅行的人改变的只是周围的天气环境罢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并没有任何改变。 

第6章 建议和格言

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 

不要感到悲伤,因为这并不重要; 

如果你得到一个世界, 

不要感到高兴,因为这并不重要; 

痛苦、欢乐、获得、失去都是过眼云烟 

都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因为这些都不重要。 

无论在什么地方,真正优秀的聚会肯定是规模很小的。热闹、隆重的欢乐场合大多内在空虚,总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因为这种狂欢氛围与我们充满匮乏和苦难的生活十分不协调。

"我们所谓的社交——聚会和沙龙——是一场可怜的、糟糕的戏剧;它无聊透顶、令人厌烦,只依靠机械、服饰和包装来硬撑。"

想要知道一个人幸福与否,我们不应该问他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乐事,而应该了解他有什么烦恼和忧心事;因为使他烦恼的事情越少、越不重要,那他就越会感到幸福,因为如果我们连非常微小的烦恼都能感觉到,说明我们的状态很舒适、安宁——身处不幸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些小事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过分地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打算。

这种错觉使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向前望去,生活仿佛无边无际,但当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回头凝望时,却发现生命异常短暂

我们追求快乐、幸运和欢愉,但却收获了教训、思想和认识——之前那些短暂的、肤浅的好处被真实的、永恒的好处取代了。

我从这个世界中所能得到的并非幸福,而只是教诲而已。

我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学问,此外别无其他。

我们的行为始终是必然的,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当下我们认为正确的合理的事。只有之后产生的结果才能让我们明白事情的真相;我们只有在整体回顾这件事时,才能够清楚事情是什么样的,以及原因是什么。

我们既不应该总为将来考虑和打算,也不应该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永远都要记住: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定的;相较而言,将来的发展总会与我们的预期有所出入,就连过去也和我们的记忆有所不同。总而言之,无论是将来还是过去,都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

人只有摆脱了各种期望的可能性,回到赤裸、冰冷的存在本身,才能够体会到精神安宁,而这正是构成幸福的基础。

一切局限和限制都对我们的幸福的增加有好处。我们的目光所及、活动范围和接触的圈子越小,我们就越幸福;反之,我们就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当范围扩大时,我们的意欲、恐惧和担忧也会增多。

我们应该尽可能追求简单的关系,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不会导致无聊,就会对我们幸福感的提升大有好处,因为这样做就能让我们更少地感觉到生活,从而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因为它是生活的本质。这样一来,生活就会像一条不起波澜、没有涟漪的平静小溪一样流淌。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一天的行为逐一进行仔细的检查。一个人如果沉迷于世俗事物或放纵在感官享乐之中,只是随心所欲地生活,从不回顾已经过去的事,那么他对生活就没有详细、清楚的思考,他的感情是混乱的,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杂乱无章。

幸福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能够自得其乐,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世间的一切,并且可以这样说:我的拥有就在我自身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他才能完全做自己。一个不喜欢独处的人,是对自由缺乏热爱的人,因为一个人只有独处时才能获得自由。

青年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忍受孤独,因为幸福和安乐就是从孤独中产生的。从此得出,处境最好的人就是那些只依赖自己,能从万物中感悟自身的人。

如果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人,懂得尽可能将自己的需求缩小从而将自己的自由扩大并延续,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打交道——因为生在世上是不可能完全不与其他人接触的,那么他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由于人们无法忍受孤独——其实是在孤独中无法忍受自己,所以人们迫切地进行社会交往。

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价值越高,他就越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反之亦然。总而言之,如果说一个人"不喜欢社交",就几乎等于说"他具有伟大的素质"。 

节制社交活动能让我们的心灵平静。

我们的选择实际上只有两个: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孤独是痛苦的; 

但那也不要庸俗; 

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 

到处都是沙漠。 

阅历的丰富性让我们学会不再过多地期待他人,因为总体而言,我们在对大多数人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他们都不值得我们喜欢和夸赞。

带着一部分孤独走进社会人群中,学会在人群中保留一份孤独。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学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立刻跟别人说;此外,也不要对他人的话语过于认真。他要减少对他人的期待,不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他应该用淡然、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的看法,因为这是最有用的培养令人称赞的宽容的方法。

社会人群就像火堆一样,聪明人会在与火堆隔着一定的距离来取暖,而蠢笨的人则会离火堆过近;后者在被火堆烧伤后,就一下子躲到寒冷的孤独之中,对那灼热的火焰怨声连连。 

如果不和别人相比,我们就会因为我们已经得到的东西而高兴;如果因为别人要比我们更幸运而不平衡,那我们就永远都不会开心

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贵族:第一类是出身和地位决定的贵族;第二类是金钱财富决定的贵族;第三类则是精神思想决定的贵族。最后一类是真正高贵的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的高贵就会被人们承认。

容易受到他人忌妒的人应该采用这种方法,那就是远离善妒者,尽可能不和他们打交道,在彼此之间挖出一条巨大的鸿沟。

决定已经做出并且付诸实践之后,就只能静观其变,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对于那些已经付诸实践的事不要再回过头去考虑,对于还没有发生的危险也不要过于担忧。此时,我们不应该再去纠结这件事,而是应该把它忘掉,因为我们要相信自己已经在合适的时间把所有需要深思的东西都想清楚了,我们有理由享受平静了

如果事情的结果并不好,那么只能归咎于任何人事都会受到偶然和错误的捉弄。

所有已经发生的事,都是无可避免的必然事件。 

不要将自己受到的不公正、侮辱、蔑视和损失想象得过于生动,因为这会将我们心中暗含的愤怒、仇恨和其他憎恶情绪激活。

我们在处理某件事的时候,要先抛开其他事务,在合适的时间里为一件事感到担忧或愉悦,而不考虑其他事。

你要是想要控制一切东西,那就让理性来控制自己吧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愿望设限,控制我们的欲望和愤怒,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世界上很多东西都令人艳羡,但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归我们所有,与此相比,我们会遭遇很多的灾祸。

我们的肉体生活需要不停地运动;而内在的精神生活也需要通过思想或者行动进行不停地运动。

当我们看到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而且最终做完时,可以获得一种直接的愉悦感。

无所事事的时候,很难保持平静”。 

我们应该把经过深思熟虑的概念,而不是想象中的图景作为行动和努力的指南。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本性之中暗含的根本上的非理性。

身体健康拥有至高的价值,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它是最首要和最关键的

一个人的大脑进化程度越高,活动量越大,那么他就需要更多的睡眠。但是,超过了所需时间的睡眠却是在浪费生命,原因在于睡眠时间越长,其质量和深度就越差。

我们应该将思维活动看作一种生理作用;并且因此避免让它过度劳累。与此同时还要牢记,我们身体中的一切病痛和紊乱,不管这些在身体哪个部位发生,都会使我们的大脑精神受到影响。

我们一旦遇到一些非常糟糕的人,就要牢记这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因此,如果想要生存在人群之中,我们就必须容忍他人以既已存在的自身个性而存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个性。我们不应该希望改变,或者谴责他人的本性,而只能关注一个人如何用其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使自己的本性得以发挥。

为了他人的行为而大发雷霆就像和一块我们在路上碰到的石头生气一样愚蠢。我们对人们的最明智的态度就是:“我不要改变他们,而要利用他们。”

聚会团体通常用喝酒这种方法来营造出共同的情绪。甚至喝茶和喝咖啡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想要获得这种益处,让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得到美化,那么一种方法就是尽可能避免与他人见面,因为虽然记忆的美化工作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却可以立刻开始。

每个人都无法看到自身以外的事物——我是说:每人都只能在他人身上看到与他自己相等同的东西,原因在于人只能用自己的思想智力去认识和理解他人。

我们在与那些蠢笨的人打交道时,只有采用避免与他们交谈的方式才能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智慧。

如果一个人在等人或者等着做什么事时,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时候,不会立刻拿起手边的东西——可能是手杖或者刀叉之类的——开始有节奏地敲打,那么我就会对他表示尊重,因为他最起码有可能在进行思考。

如果对一个人十分尊重的话,那么就很难喜欢他

大多数人都无法脱离主体的“我”,根本上来讲,他们唯一感兴趣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此外别无其他。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听到别人的话立刻就能想到自己,哪怕是无意的一句话,只要与他们稍有关系,他们就会把全部的精神和注意力投入进去;这样他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理解谈话的客观内容了。

这些人身上的意欲要比认识力强得多,他们微弱的智力完全依赖和受制于意欲。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罪恶:野蛮人之间人吃人,文明人之间人骗人,这就是所谓的世道

就像一个人承担着自己的身体却对身体的重量毫无察觉,但在搬动别人的身体时却会感到重量一样,一个人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恶习可能视而不见,但却会看到他人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人人都要把他人当作自己的镜子,从镜子中可以看清自己的缺点、恶行和其他坏处。

一个人的自身越是丰富,就越难以忍受世俗常规的安排,脱离世俗人群的愿望也就越强。

就像流通的货币不是真金白银而是纸钞一样,世界上流行的是努力做到真实和自然地表达尊敬和友好的表面态度,而非真心实意地尊重和友谊。

真诚、不虚伪的友谊是以这点为前提的:用一种强烈的、完全客观的与利害关系无关的同情去对待朋友的不幸和苦难

我们总能在我们最好的朋友遭遇的不幸中发现某种不会让我们不悦的东西。

朋友们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实际上,真诚的是敌人。因此,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指责、批判当作逆耳忠言,并且通过这些更好地了解自己。

要是一个人误以为通过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就能获得人们的喜爱,那他肯定是个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年轻人!

礼貌的言行就像假币一样,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小气、吝啬地使用假币,聪明人则会非常大方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没有过分地关注,也没有因此而拥有不相配的高傲;而且清楚地明白每个人是如何在内心看待和评价他人的,那么,在受到别人的侮辱时我们就不会感到愤怒——侮辱就代表了对他人的轻视

我们不应该以他人为标准评判自己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因为每个人的处境、关系都不一样,而个性上的差异也会使人们对事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在和他人交谈时,不要想纠正别人,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原因在于,冒犯和得罪他人很容易,但是想要进行弥补却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义正词严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教导人们,那么他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如果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信任,就应该冷静地、语气平和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为一切激烈的情绪都是从意欲中产生的,所以如果情绪激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观点就会被人们看作意欲的产物,而非认识的结果,因为认识拥有冷静的本质。

要是我们对一个人有所怀疑,那么和他交谈的时候就应该假装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为这样他就会变得胆大妄为,有恃无恐地说谎,最后自己揭穿了自己。

我们一定要把个人私事当作秘密来守护。那些我们的朋友不能亲眼看到的事,我们就尽可能不要让他们知道。原因在于,随着时间和情况的改变,就算他们了解的是我们最完美无缺的事,也有可能给我们招致不幸。

所有不能让你的敌人知道的事,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要是保守一个秘密,那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不小心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成了这个秘密的囚徒。”“沉默之树会长出安宁之果。”

全部人生智慧的一半都包含在“没有爱也没有恨”这句话中;另一半智慧则包含在“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中。

通过言语或者表情来表达气氛和憎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既不聪明也很危险,而且还是可笑而庸俗的。

我们可以用礼貌的态度和友好的声调对很多人说出冒犯的话,同时又能避免直接的危险。

人生中的各种事件就像万花筒里的景象一样,每次转动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但实际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同一个万花筒。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比自己认为的更蠢,但在另一方面却比我们认为的更聪明。

我们最好不要为某件事过喜过悲,首先,这是因为万事都在改变,其次还因为我们对有利和不利之事物的判断是虚假的。

通常来讲,如果一个人在遭受不幸和灾祸时,能够沉着镇定的话,那就说明他深知人生中会遭遇无数巨大的灾祸;因此,他认为自己的遭遇不过是万千苦难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

如果说,人们的恶行会在来世遭到报应,那么人们的蠢行则会遭到现世报,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得到一定的赦免。

真正世故圆滑的人,做事的时候是不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定的,也不会急匆匆地行动。

勇气对于我们的幸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其重要性仅次于聪明才智。

人生在世,我们只有带剑前行才能够获得成功;当我们去世时,武器仍然紧紧握在手中。

第7章 人的各个阶段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

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

我们活得越久,值得我们去追忆的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事情就越少

在我们对时光流逝速度的心理感受进行测量时,对于一年长短的感受与这一年除以我们年纪所得的商成反比。比如说,如果一年只是我们年龄数的五分之一,那么这时的感受就比一年是我们年龄的五十分之一时的感受漫长了十倍。

一个人如何利用自己的青春时光,决定了他能取得怎样的直观认识

青年时代,我们的直观占据了统治地位,而老年时代,思想却占据了上风。所以,青年时代是创作诗歌的时代,而老年时代则更适合进行哲学思考。

人生的前四十年是一本书的正文,而后三十年则是对于正文的注解。注解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正文的真实含义以及其中的联系,并且揭示出正文所含有的道德训诫和其他微妙内涵。

不管人们给生活怎样打扮和上色,人生的本质不过是这样:它的真正价值只在于缺乏多少痛苦,而不是缺乏多少快乐,更不在于生活中那些奢华的场景

如果一个老年人仍然有着探索和研究的兴趣,或者对音乐、戏剧的热爱,特别是对外在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度——很多老年人在晚年仍然热衷于上述事物——那么这实在算得上是幸运的事。

无论我们能活多久,我们能够享受的只有无法分割的此刻,此外别无其他。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ishu.com/show/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叔本华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浮生
    浮生  @回复

    人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幸运,唯有自身的个性。

  2. 幸福
    幸福  @回复

    叔本华传授给我们的人生智慧:人这一生,与其说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享受这一生所经历的林林总总”,倒不如说是“如何尽量避免、减轻这一生所遭遇的痛苦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