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活得很痛苦的人来说,阿德勒的话语代表希望。因为阿德勒不要你追溯过去寻找原因,而是告诉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引起广泛共鸣的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精髓,透过岸见一郎清晰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调和,交织他自身的人生体验与哲学。
人类,是只能被创伤玩弄的脆弱存在吗?
这本书告诉你:
即使过去无法改变,“现在”以及“未来”也可以改变。挣脱心理创伤,带着强烈的意志、勇气与希望,坚强努力,好好过完自己的人生吧。
也许你因为挫折与不被爱,将自己的人生停滞在看不到希望与幸福的牢笼里。你沮丧、夜不成眠,甚至必须求助药物或医师的协助。你渴望抓住一根浮木,带给你勇气,去面对人生中各种困难的课题。
岸见一郎说:人生很苦,特别是对那些很认真活着的人来说更是苦。但人生对每个人一视同仁,不会仅仅只有苦。
阿德勒说:其实我们是在这个地球上放松休息。活着很辛苦没错,但我们其实可以不用过得那么严肃,并感受活着的喜悦。
敢与人生的课题一决胜负的人,内心反而不会感到焦躁。而不管现实状况如何,只要面向未来,同时活在此时此刻,就越来越没有必要担心未来的事。
树木不会移动,若隔壁的大树挡到它,它便难以获得足够的日照,无法长得高大。但人可以移动,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离开阴影,移动到有日照的场所。
序章 何谓阿德勒心理学——常识的反命题
即使是显而易见,也最好要回归白纸一张,重新思考。
总的来说,人并非经历同样的事情,就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即使把现在问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想要处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思考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一章 与弗洛伊德的相遇与诀别——探索欲望的根源
人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或周遭发生的事情,被迫决定过着现在的生活。
小孩子就是希望被溺爱、被称赞,喜欢黏人,喜欢黏在自己喜欢的人身边,想要和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这样的欲望最后会演变成渴望获得充满爱的关系,他会开始爱身边的人,也会对于友情、共同体感觉产生爱的感觉”。
小孩的依赖心膨胀之后,会觉得自己软弱无能,当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孩子的攻击性就会受到压抑,内心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
第二章 从“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原因论与目的论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
任何经历本身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应该放任自己因为经历的冲击——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创伤——而受折磨,而应该要从经历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我们不应该被自己的经历决定,而是应该要通过赋予经历意义来决定自己。
人即使经历相同的事情,也不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即使经历相同,每个人对于经历都赋予不同的意义。无论是过去的经历或当下面临的状况,每个人赋予状况意义的方式都不一样。
先要有一个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目的,然后才开始思考达成目的的手段。
人在做某个行为的时候,其实都是当下判断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而这个好处,才是人作出某个行为的真正目的与目标。
认为自己幼年时期过得不幸的人,会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找出可能受到影响的经验。因为对他来说,这么做是“善”,换言之,这么做对他自己有好处。
目的论,就是人以对自己“有好处”的“善”为目的,并在这样的观点之下采取行动时理解事情的方式。
生气的目的,是为了主张自己的想法,并强迫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主张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通过生气这样的手段,真的可以把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吗?
当我们选择记得什么或忘记什么,其实就已经在对过去赋予意义。即使是记得的事情,当事人对它的诠释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为什么会改变?因为回想过去的那个人“现在”改变了。
第三章 生活形态——对自己与世界所赋予的意义
阿德勒说:“只知道一个人从哪里来,很难推测出他的行为模式。但只要知道他要往哪里去,就能预言他会往哪个方向迈开脚步,或是用怎样的行动朝目标前进。”
我们每个人都看着同一个客观的世界,但都活在不同的世界。
每个人都不是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
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之前,你必须要有一个自觉,那就是未来当你回首过往,即使知道有别的选项可选,但回到当下,你仍然会做同样的选择。
重要的不是你被赋予了什么,而是你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我的经验,而是我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把这段经验化为自己的助力。”
当小孩故意在父母面前作出偏差行为时,阿德勒认为我们应该看他的目的,而不是原因。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才是小孩子产生偏差行为的目的。
那些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别人的心情与想法的人,一定也会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别人。也就是说,他认为别人应该要了解我正在想什么,即使我不说任何的话,他也应该要了解。但现实中,他不说话,别人根本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即便如此,他还是会责备不理解他的想法的人。
有些人不是因为别人有短处或缺点,所以讨厌对方,而是为了讨厌对方,所以找出那个人的短处或缺点。讨厌对方之后,他就可以不必和对方往来。
第四章 共同体感觉——超越对自己的执着
人的烦恼,全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原本就是社会性的存在,最好还是要和他人共生共存,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或共同体存活。
若小孩是在被忽视、或被怨恨的环境下长大,他就会把母亲当作敌人。若是在受溺爱的环境下长大,他有可能会把母亲当作同伴。但溺爱孩子的母亲,或许不会教导小孩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的同伴。
把自己当作是世界中心的人,会认为他人都是为自己而活。只要他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他就会感到愤慨。这就是阿德勒说的“对自己的执着”。
阿德勒认为“用他人的眼睛看,用他人的耳朵听,用他人的心感受”,应该算是共同体感觉可允许范围内的定义。
总是以“我”为视角作思考的人,不仅无法理解他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变得自我中心。他们无法理解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从来不在乎自己无法理解的人与现象,而是把他们从自己的世界中排除。
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没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
人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去思考怎么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他人以及自己赋予什么样的意义才能活得幸福。
第五章 优越性的追求——“善”的实现
几乎所有不用努力就能获得的成功,都很容易毁灭
第六章 脱离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活在简单的世界中
会溺爱小孩的母亲,不允许小孩对自己以外的人产生兴趣,认为小孩应该和母亲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全世界。这时候,母亲就已经把小孩变成寄生虫了。
因此,正确方向也就是结合共同体感觉的优越性追求,应该是下面这样:
1.不控制他人
2.不依赖他人(自立)
3.要解决人生的问题
健康的生活形态应该是:
1.认为我有能力
2.认为每个人都是我的同伴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论——人生的问题以及赋予勇气
想要和他人相处愉快,必须以对等的人格互相对待。
人的价值并不依存于他人的评价。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他才变成坏人;或因为别人说他是好人,他才变成好人。在意他人评价就意味着这个人对自己抱有想象,会去配合别人对他的期待。
既然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八章 与他人的关系——个体的独立性与他人的共生
我们要给予别人好处,但不用去关心别人有没有给我们好处。
我们不用特别寻求他人的认同,人只要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即使没有通过语言直接获得认同,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充分被认同了。
第九章 怎么好好地过完这一生——看清现实与理想
最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看向未来但同时又专心在当下这种双重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无论现实状况如何,都不会失去理想,同时又很重视当下的生活。
能够在这个地球上放松休息的人都十分确信,人生中不光只有舒适愉快的事情,连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属于自己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岸见一郎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