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蒋勋说红楼梦》读书笔记

2020-09-05 20:00:55  阅读 3308 次 评论 1 条

曹雪芹到底想让贾宝玉和谁在一起?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timg (1).jpg

潮来潮去,白云还在青山一角。”蒋勋写了诗,裱成挂轴送林青霞。

真正好的文学,一定是对人生在比较高的层次上的观察与领悟。它关心的不是挖掘“真事”出来之后的得意,相反,是悲悯,得意跟悲悯绝对不同。

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明白。可知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在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人身上,会看到矛盾与挣扎,是因为他本能的欲望跟他教养里的一种向往的人性,一定是有矛盾和冲突的。

一个求你的人处在难堪的状况,有教养的人绝对不能让人家难堪,几句话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厚道。

中国古代的建筑通常有两个专有名词,一个叫“间”,一个叫“进”。横向张开的叫“间”,三间、五间、七间,纵向往后延伸的叫“进”,一进、二进、三进。

佛教中常常把这叫作宿慧,就是你前世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在这一世里它的记忆还没有断。

作者在看人生的时候有一种透彻,他不是在评判人的好坏,而是在阐发一个道理:人的命运悲剧是个性的悲剧

人生终究无法了解生命里会有什么样的因果。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就算你再不甘心、不服气也是没有用的。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这么美的一个女子,这么有才华的一个女子,个性的孤僻让她没有朋友,没有人愿与她接近。“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里在讲妙玉的孤高与洁癖。你把自己放这么高,别人都会嫉妒;你把自己弄得这样干净,全世界都讨厌你。

但丑角常常是文学和戏剧里的救赎,他会让你感觉到其他生命沉沦萎靡到没有生命力了。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遗忘自己曾经走过的困境,这个困境是弥足珍贵的,尤其在教育上面。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给成长中的孩子一个你不要东想西想的答案,而是告诉他我曾经有过跟你一样的感受。在教育里如何去把青春期的那部分记忆找回来,恐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可是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人的欲望大概像那个堤防的口,你稍微放一点,就不那么容易溃坝

有些人,有缘见面,不受后有。

《诗经》里面讲,素面相见是人与人最本质的相见,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

当她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信心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令人哀伤的——她要不断在生活里寻找证明,从而造成这种困境。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卑微者没有被安抚的心会变成很强大的报复,作者写的是个人,我们却可以从此看到整个社会,一个社会当中强弱的差距太大的时候,就该注意弱者的反抗了。而且卑微者的反扑,常常会不计后果,具有很强的毁灭性。

艰难的修行是看到你最爱的东西被侮辱、被糟蹋,看到很多让你心痛的部分后,你还可以重新去“整理”。

文化并不是知识,文化是知识之外对美的追寻。性情里最崇高的部分在生活中被开发出来,那才叫作文化。

也许我们的生命最后都有一个结局,人的生命是每一分、每一秒积累起来的,可是我们常常会想知道生命的结局到底是什么。但当你一直想看生命结局的时候,反而把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虚度了,没有机会真正享受生命的本质。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ishu.com/show/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蒋勋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知否
    知否  @回复

    曹雪芹到底想让贾宝玉和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