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业思考》由雷军口述、徐洁云整理成书,系统复盘了小米从2010年创立到2022年的创业历程与核心方法论。全书以“互联网+制造”为主线,围绕雷军提出的“三大铁律”(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和“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展开,结合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模式,揭示了小米通过效率革命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的底层逻辑。书中不仅包含小米从低谷反弹的关键决策(如2016年重启高端市场、2021年进军智能汽车),还首次公开了爆品模式、生态链要素、高效率模型等实操经验,为创业者提供了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框架。
《小米创业思考》经典语录
1、使命与价值观
“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互联网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赋能产业,赋能组织,赋能我们每一个人。”
2、产品与效率
“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效率能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化的美好幸福感。”
“不要试图用一款产品解决太多问题,能最大化满足一项迫切需求,就是巨大的成功。”
3、创业心法
“风口上的猪”主语是猪,本意是放低姿态、顺势而为,风来前做好准备,风过时具备驾驭能力。”
“专注即集中精力和资源打造高性价比、用户体验至上的产品;极致意味着在心智上无限投入,触达行业和用户需求本质;口碑是小米最为重视的资产;快则要求在产品研发、发布、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上都保持较快节奏。”
“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
4、团队与文化
“不以成败论英雄,支持每一个疯狂的想法,尊重每一个探索未知的勇士。工程师文化,就是鼓励创新的文化。”
“信任是极其强大的力量,我们愿意相信每一位同事,所以找人时一定要认真、谨慎。”
《小米创业思考》读后感
1、创新方法论的启示
书中最具突破性的是小米将互联网思维注入制造业的实践。通过“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的闭环模式,小米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低效壁垒。例如,MIUI系统通过用户参与式研发(如“100个梦想赞助商”)实现快速迭代,而生态链模式则通过投资孵化400余家企业,构建了覆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庞大生态。这种“单点突破、生态协同”的策略,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范本。
2、逆境翻盘的底层逻辑
小米在2015-2016年遭遇销量下滑时,通过“补课:交付、创新和质量”三招实现逆转。雷军亲自接管手机部,推动供应链改革(如引入比亚迪等新供应商)和技术突破(如全面屏MIX系列),同时回归“和用户交朋友”的初心,重建社区运营。这一过程印证了书中反复强调的“口碑阈值倒逼机制”——用户的批评是改进的动力,而快速响应则是修复信任的关键。
3、长期主义的胜利
小米坚持“硬件净利率不超过5%”的承诺,看似牺牲短期利润,实则通过互联网服务(如广告、会员)和生态链产品复购实现可持续盈利。截至2024年,小米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申请专利超3、7万件,这种“技术余量”储备使其在汽车等新领域仍能保持竞争力。书中揭示的“战略积累快不得,战术演进慢不得”理念,值得创业者深思。
4、争议与反思
部分读者认为,书中存在过度强调雷军个人决策、淡化团队协作的倾向,且对小米早期“饥饿营销”等争议性策略缺乏深入反思。此外,生态链企业的“X米”命名方式导致品牌认知混乱,这一教训提示创业者需警惕规模扩张中的系统性风险。
《小米创业思考》读书笔记
一、核心框架
1、小米模式的本质
效率革命:通过“互联网+制造”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如小米之家直营模式),同时提升研发效率(如爆品集中资源单点突破)。
用户价值优先:以“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为产品定义核心,通过高性价比吸引用户,再通过互联网服务实现盈利。
2、方法论体系
三大铁律:技术为本(自研澎湃芯片、GaN充电器)、性价比为纲(Redmi Note系列)、做最酷的产品(MIX系列全面屏)。
七字诀:专注(早期聚焦手机)、极致(包装盒承重测试)、口碑(米粉社区运营)、快(SU7从立项到量产仅18个月)。
二、关键实践
1、爆品打造四要素
精准需求洞察:如空气净化器聚焦“高效过滤”,舍弃“香氛”等冗余功能。
技术突破:GaN充电器将65W功率浓缩至硬币大小,采用氮化镓材料降低能耗。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采购(如充电宝联合紫米量产)和供应链优化(如小米SU7自研压铸机)。
口碑传播:MIX系列未量产即引发热议,通过媒体评测和用户自发传播实现破圈。
2、生态链战略
投资逻辑:聚焦“手机×AIoT”场景,投资企业需满足“技术互补、用户协同、生态闭环”三大条件(如华米科技的手环与手机健康数据同步)。
赋能模式:输出品牌、渠道、供应链资源,同时要求生态链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三、管理哲学
1、组织建设
扁平化结构:早期采用“小团队+项目制”,避免层级僵化(如MIUI研发团队仅30人)。
工程师文化:鼓励“技术浪漫主义”,允许员工用20%时间探索创新项目(如MIX系列最初为内部实验项目)。
2、危机应对
快速迭代:2016年销量下滑时,通过“每周MIUI更新”和“用户面对面”活动快速修复产品体验。
战略收缩:2015年砍掉非核心业务(如米聊),集中资源攻克手机供应链问题。
《小米创业思考》延伸思考
《小米创业思考》不仅是一部企业史,更是一部“互联网+制造业”的实战手册。雷军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效率”与“用户价值”,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重构,打破传统商业的零和博弈。对于创业者而言,书中揭示的“从用户抱怨中发现机会”“用工程师思维做营销”等理念,具有跨行业的普适价值。正如雷军所言:“真正的机会藏在用户抱怨里”,这或许就是小米方法论的终极启示——回归商业本质,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方能穿越周期,实现长期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于网络,版权归本书作者 徐洁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