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月圆时深度散文精选

2024-03-01 15:00:16  阅读 138 次 评论 0 条

又到中秋月圆时一:

今又中秋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豪。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红娘。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不过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有网友在博客里说: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贵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来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数十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老人们要落叶归根,少年们急着要走向远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的有韵味。“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明月,烟渚,潇湘。小桥,流水,人家。岸沚汀兰,茂林修竹,月夜风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人约黄昏后。故乡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人都知道,那种美,是摄魂蚀骨,见过一次,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不信,亲自来看一看,被勾掉魂儿可别后悔喔。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只有很少几日,看见聊聊可数几颗星,还有一个有圆盘盘,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迷恋她们。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住瓦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茶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妈妈要骂的。于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净。月夜也常常朗照,犹如白昼。我便常常在月下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竟然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贫时快乐无穷,富了反而失去快乐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只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中秋是一个浪漫,温馨,祝福,思念,团圆的日子。世上最远,莫过于心。世上最大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今年,我却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经很老了,想想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已屈指可数。不禁心里凄然。还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父母,却满不在乎。好像还有几百年似的,仍早出晚归,劳作不息。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红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只有白糖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时光,温馨、美好。现在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美的中秋永远只是在梦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性淡如菊)

16b2c80173a6e695a1c0759873d9dd8b.jpeg

又到中秋月圆时二:

又到一年中秋节,又到中秋月圆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见物思人,每当看见月饼,总会想起父亲、母亲,总会想起父亲、母亲与我们共度中秋节的日子。听父亲讲那美丽的传说,品令人回味的月饼。岁月流逝匆匆,那难忘的画面确历历在目。

父亲、母亲工作的薪水是微薄的,微薄的薪水需精打细算。薪水里有对老人的赡养费,我们的学杂费,有柴米油盐酱醋的支出,有添置新衣新裤的安排及买糖果、糕点、零食等零星开支。尽管如此,父母照例要“挤”出点钱,在一年一度中秋节到来之时,为我们买回喜爱的月饼。在那物质困乏,生活困难的年月,买月饼一定是要托关系,找熟人,走后门才能买到的。像他们能买到月饼,一定是要排“长龙”的队,才能买到“限够”的月饼的。我们吃到的是月饼的香甜,确不懂父母为买月饼的付出的艰辛与辛劳。

所有这些都是外婆在一年又一年的中秋节告诉我们的。因为不懂,该过节的时候照样过节,该吃月饼的时候照样吃月饼。随着一天一天的成长,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记事,我们用眼睛,用感知,用我们的心去认识,阅读我们的父母。但真正读懂父爱母爱“恩重如山”的含义,是在我们做父亲的时候,因此我们才会教我们的孩子,在吃月饼前一定要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就是对我们父母的一种回报,一种感恩。

如今的孩子怎样吃月饼?月饼,对于他们来讲并不稀罕,他们不会一个一个的吃,也决不大口大口的吃,他们深知月饼含糖高,属高热能,吃多了会发胖,有损健康,而拒多吃。

我们童年的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呢?又是怎样吃月饼的呢?

一幢矮小的二层楼房子。

屋前是用石条垒成的一块小坝子,坝边安放的石条即可作安全防护栏,也可坐在石条上小憩纳凉。小坝四周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竹林、夹竹桃、栀子花。白天可见不知名的鸟儿在梧桐树上嬉戏打闹,还可闻鸟儿们叽叽喳喳谈情说爱的呢喃声,或是听那知了长鸣的“热——,热——,热——”的欢叫声。到了晚上,除了可见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我们在蛐蛐催眠般的欢叫声中入睡。第二天的早晨,在鸡叫,鸭吼声中醒来的。

此刻,在石坝子中央的石桌上,摆放了五个盘子,每盘放有三个月饼,每个月饼分为四牙。一盘是火腿月饼;一盘是金钩月饼;一盘是五仁月饼;一盘是喜沙月饼;一盘是酥皮月饼。月饼,就那样金灿灿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的,每年的中秋,每年的今天,父亲都会亲自将月饼切牙分好,一个一个的放入盘中,似工艺品般的呈现放我们的眼前,在那缺糖少吃的年代,一个甜甜的月饼,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是何等的诱人,何等的诱惑我们的胃呀。吃不到,就是找个理由也要围着它转一圈,多看一眼,这样,在既饱眼福的同时,又望“月饼”充饥。

吃月饼,父亲是有规矩的,不把手洗干净,不等外婆、母亲将事做完来到桌前,不等一轮圆月当空,父亲是不准我们动那“贡品”般的月饼的。其间,我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同俩个哥哥听父亲讲月宫里的玉兔,讲嫦娥奔月,吴刚的桂花酒,讲漂流异乡的游子。父亲一定还要给我们讲外婆的辛劳,母亲的操劳,故事中唯独没有父亲自己……听着听着,倒入父亲怀中的我梦游周公去了,剩下俩个忠实的听众继续听父亲说的那些美好的传说。突然,哥哥会将我从梦中摇醒:弟弟,弟弟,快看,快看,月亮当空了,你看月宫里的玉兔。

我睁开惺忪的眼睛,瞪大双眼,使劲的向天空看去,跟着哥哥的叫声,也欢叫起来,看见了,看月亮上的兔子,它还在欢跳呢。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看见,我的脸庞只感受到一种暖暖的体温和湿润的热泪,那是母亲的脸和泪。我不解的问母亲:妈,你怎么哭了?母亲回答说:高兴,人高兴了也会流泪的。

父亲终于分发盘中的月饼了,先是给了外婆、母亲,又给我,再给二哥、大哥,最后是父亲自己的。一种喜悦挂是父亲的脸上,他在尽一个女婿的孝心,尽丈夫的关爱,尽父亲的职责。与其说父亲传递的是月饼,不如说是父亲传递的是一颗温暖的心,享受的是为人父的天伦之乐。

手中拿着父亲分发的月饼,尽管早已垂涎欲滴,但也绝不会狼吞虎咽,囫囵吞枣的吃进肚里的。我们先会很“文质彬彬”,很“斯文”,很“绅士”的慢嚼细咽。其实,那只是将我们不喜欢的和不好存留的“面”先吃掉而已了。对我们特喜欢的“金钩、火腿”就不会这样对待了,我们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将月饼中的“金钩、火腿”挑出,用纸包起来,藏在自己知道的地方,回到床上,在父亲巡视我们确实“睡着”离开后,同俩个哥哥一样,取出用纸包的“金钩、火腿”,一点一点的放人口中,一点一点的嚼,一点一点的品,那才叫一个真正的享受。吃到的是美味的月饼,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美好的回味。

过中秋节,吃月饼,应该说中秋节过完了。然而,我们月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对于留存的“金钩、火腿”是不会一口气吃完的,我还得留到明天晚上,想到后天晚上,我会慢慢嚼的,细细的咽,直至进入梦中。

清晨,我的美梦还没做完,感觉鼻塞,呼吸困难,急急的睁开眼,一只手轻轻的捏住了我的鼻子,一张笑脸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二哥:起床了,小懒鬼,太阳都照屁股了。我深深的懂得二哥“起床”的含义,一跃而起,快速的吃完早饭,同二哥一道“神秘”的消失了。

梧桐树下,竹林旁。按照往年的“国际惯例”,我同二哥各自打开自己的纸包,我俩要友好的交换食物了——金钩、火腿。

不料这时,一个很轻,很柔和的声音在我俩的耳旁响起:你们在干什么?

聚精会神的我俩,吓了一跳。原来是大哥的声音。二哥红着脸,很不好意思的看着大哥,我却“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对大哥解释到:是我想吃二哥给我的金钩的。

大哥什么都没有说,“严肃”的表情一下放开了:我早知道了。迎上来,笑着左手拥着二哥,右手拥着我,三个“和尚”的头紧紧的顶在了一起。随后,大哥从兜里掏出一个纸团,在我们的眼前,将手中的纸团慢慢打开……太阳下,三个男孩开心的笑声传上到天空,被远道飘来的白云听见,分享哥仨的喜悦后迅速的飘去,他要将这份快乐向远方传递。

我很开心,很享受的仰起脖子,张开嘴,手很惬意的将“金钩”送入口中,那一刻,一个更令我难忘的画面在我眼中定格,我分明看见一滴晶莹的亮点从一个人的眼中流向脸颊。

那是我们的母亲。

多年后,无论是安家立业,无论是远是近,无论是谁出差在外,无论他走多近多远,我们都会给自己的哥哥、弟弟带回一份礼物,作为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们深知,人间除了有父子情、母子情外,还有一段刻骨的亲情——手足情!

一年又一年,多少个中秋,多少个月圆时,当月饼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个曾经给我们讲嫦娥,讲玉兔,将月饼分发给我们手中的父亲、母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手拿月饼,对着天空的皓月,追思着我的父亲、母亲,伤感的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凉之痛。月亮像是理解了我心思一般,她一会儿变成了父亲的脸,一会儿又变成了母亲的脸,微笑地看着我。我眼里噙满热泪,深情的对着月亮说:天国里的爸爸、妈妈,您们还好吗?

四川攀枝花·炳草岗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ishu.com/article/24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摘抄文章,版权归本书作者 佚名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